【随机波动】王放:蹲下来看看荒草吧,在哪都能探索自然
5 November 2025
1 hr 20 mins 59 secs
About this Episode
在珍·古道尔离世、燕子被东北寒潮冻毙的十月,我们和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的王放老师聊了聊自然。
王放最为公众所熟知的研究对象是上海的貉,他总是说,“就是一丘之貉的貉”。在多年来与越来越多上海市民的协作观察中,他发现,貉的分布范围和生活习性在变化,围绕着貉结识的这群人也在变化。
观察一种动物,也是重新理解一个区域和城市的环境、四季、物种间的共生,就像谭恩美《后院观鸟》序言所写的那样:“观鸟让我们融入周围环境的节律,满足了我们内心深处的本能渴望。它让我们归属于更浩瀚的事物,感知自己在地球上的位置。”回看人类进化的道路,回看我们的童年,人与自然的关系一直是亲密的,这种亲密可以是知识性的,可以是情感性的,也可能是形而上的。
无论身处深山还是闹市,这种关系也是复杂的——观察松鼠翠鸟可能令人欣喜,另一些野生动物靠得太近则令人困扰甚至恐惧。王放说,多样性正是世界的本质,没有多样性也就没有人类。
最后,我们的对话走向海洋。王放为大海里的鲸豚深深吸引,适野的翻译思绪与南沙的海融为一体,之琪了解渤海的颜色和泥滩与沙滩的不同海鲜。在一个气候变化、人群愈发分裂的时代里,自然真正让我们感到不孤独。
本期节目由Prada与随机波动联合呈现。Sea Beyond是Prada集团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政府间海洋学委员会(IOC)共同推动的教育项目,旨在提升对可持续发展和海洋保护的意识。
【本期主播】
傅适野,媒体人,新浪微博@ssshiye
张之琪,媒体人,新浪微博@CyberZhiqi
冷建国,媒体人
[01:16]为什么成年人比小朋友更害怕虫子?
[06:45]为什么不喜欢“自然教育”这个词?
[10:27]自然观察中有科学,也有情感
[16:42]如何发动上海市民一起“找貉”?
[24:57]在任何一片草地蹲下来,就可以开始自然观察
[32:56]成年人如何重新变得敏感,接收到自然的信号
[44:00]保持探索的好奇心也是一种可持续的生活方式
[51:12]如果早点接触海洋,或许会成为海洋动物学家
[54:48]从内陆搬到海边,生活图景如何变化?
[1:02:04]从吃海鲜了解海洋,也并不丢人
[1:07:41]在日常生活中感受气候变化
[1:12:50]如果不用爱与悲伤,我不知道该如何表述动物
【本期节目中使用的音乐】
Nocturne Samurai, by Shani
HillTopTrio, by Sloop John B
【关于随机波动】
感谢大家收听,你可以在微信和微博搜索随机波动StochasticVolatility,关注我们,也可以关注官网www.stovol.club ,还可以在苹果播客、spotify、pocketcast等泛用性客户端收听我们的节目。如果你喜欢我们的节目,别忘了在苹果播客给我们五星好评,也可以通过公众号推送中的二维码给我们打赏。